其他
《舌尖3》评分跌至4.8!对于网友的疑问,导演组回应……
国民“下饭美食”《舌尖上的中国》
终于在大年初四的时候
推出了第三季
然而,播放近一半
豆瓣评分却已是跳崖式下跌
▼
网友纷纷质疑:
“舌尖3到底拍的什么鬼?”
△分数掉太快,就像龙卷风
这部让观众等了3年多的“国民美食下饭片”引发了不少争议,例如,只见器具不见美食、出现常识性错误,炫技等等。节选一段来自观众的吐槽:
对于网友的争议,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导演组
23日给出了回应:
即使冒险,也要创新
(详文见文末)
(节选自“CCTV舌尖上的中国”微信公众号)
争议1:
只讲器具不见美食
比起前两季,《舌尖3》第一集就让大家有点失望。毕竟,讲了半天没记住几道菜,倒是被安利了一堆厨具,章丘铁锅、淮阳菜刀、银杏砧板。
例如,经12道工序、7道冷锻、5道热锻,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,一千度高温冶炼,三万六千次锻打才能锻造出的“章丘铁锅”。
有网友表示,
看完了节目怎么没有吃的
全是锅碗瓢盆
并且,在节目播出以后第二天,
章丘铁锅就已经卖断货,
出现了“一锅难求”的情况…
▼
争议2:
错将大口黑鲈当成花鲈
此外,第三集播出之后还引发了诸多关于常识性的吐槽。例如,这两天讨论比较多的鲈鱼话题,节目中错将大口黑鲈当作四鳃鲈鱼。
@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是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视频中太湖渔民打捞上来的是大口黑鲈,而不是节目所要表达的花鲈。“视频想要表达的是花鲈,更确切地说视频想要表达的是养殖花鲈,但此时视频中太湖渔民鱼兜里显示的是大口黑鲈。”
同时,该专家质疑视频中部分文字表述,认为将花鲈冠以“太湖鱼中之冠”有点过头,表述不切实际。该专家认为太湖中被大众认可的是“太湖三白”,没有“太湖鱼中之冠花鲈”之说。
争议3:
自制“中药口红”为“三无”代言
舌尖3播出了第四集《养》,以“食养”为主题,主要讲述了各种中草药入食的养生菜肴。一经播出,就有网友评论说,之前吐槽早了;还有网友说:“看到今天这集是彻底暴躁了,敢情变成了中医养生了?
而让人质疑最多的,就是片中名为一位女子自制中药口红。
随后网友扒出,
这些原材料疑似购置于淘宝三无卖家店,
连配的电子秤都是同款。
图自@新浪视频
再看看这些口红管,是不是很熟悉啊。
图自@圈教主
争议4:
食物张冠李戴,不正宗
此外,好不容易出现的美食也被网友指出了毛病。有网友表示,节目里推荐的天津煎饼夹火腿生菜,不正宗。
还有网友表示,第二集把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(钵钵鸡、麻辣烫、串串、冷锅串串真的都有明显区别,各地区别不一样而已,请乐山的同学不要再争啦)
对此,蜀妹想说一句,这集讲的是河南人在杭州打拼,想在杭州寻找家乡的味道,大家也不要太苛刻啦!
对于观众的种种疑问,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给出了回应:
即使冒险,也要创新
由于前两季带来的现象级传播效果,时隔4年才面世的第三季免不了被拿来与前两季进行对比。出于思维惯性和审美惯性,难免有不少观众对第三季的创新之举一时无法接受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若导演组一开始追求的就是“相同的味道”,那大可模仿第一季来制作,这无疑是最简单省力的办法,风险也是最低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明知创新是冒险的,导演组还是决定冒险一搏。就算冒险,也要对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进行探索。
美食纪录片的市场,已不可同日而语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播出时,全国仅有40到50档美食栏目,而现在,有大约400到500档美食栏目在荧屏活跃着。
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,已不可同日而语。如今,观众的期待和反馈都已不同,在前两季的基础上,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、突破和发展,受众也不会满足。
希望挖掘和传递更多食物背后的故事
因此,《舌尖3》在题材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,器具、宴席、食养和融合等主题,都是之前的纪录片和节目在美食领域内没有触碰过的。
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,其实是有内在的思考、逻辑和表达体系的,大家都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但是这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?不仅仅是这个东西是怎么切的,怎么做的,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。我们希望呈现这个食物是怎么做的,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。
例如第一集出现的铁锅,导演组回应称:
讲述锅、刀、灶、案、笼、坛等器皿器具的这一集打头阵播出,出乎很多人意料。
该集导演骆永红表示,“器具”放在第一集,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,它的源头离不开灶、离不开锅,离不开从食器到盛器。就比如说铁锅,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,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“炒”,而“炒”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就第二集出现的全国各地的小吃,导演则表示:小吃对于他而言,是儿时的记忆,是对故乡的思念,对味道的坚守,对技艺的传承,还有顺应时代的活力。
第二集片名为“香”,以介绍“小吃”为主,该集导演黄鹤带着他的团队在用8个月的时间去了20个城市,接触136个人物,调研及拍摄120种小吃,精挑细选才将云南的稀豆粉,四川麻辣烫、凉糕,河南的胡辣汤,天津的煎饼果子,泉州的石花膏、面线糊,以及陕西的水盆羊肉展现在大家眼前。
黄鹤表示,中国人一直懂得自然的馈赠,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,亘古不变。希望《舌尖3》能表达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中国人的智慧。小吃对于他而言,是儿时的记忆,是对故乡的思念,对味道的坚守,对技艺的传承,还有顺应时代的活力。
第三集“宴”的导演沙洛说:“宴是美食的极致。”中国饮食,聚的是情,讲的是礼,宴席便是情和礼的完美展现。
在第三集“宴”中,五花八门、充满讲究的各种宴席,传达出一种仪式感,而正是这种仪式感让食物变得更加有意义。宴席还承载着社会活动功能,使饮食之事倾注了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期许。
第四集“养”特别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理念,其背后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健康的饮食习惯,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。
第四集“养”的导演陈硕仪对食养具有独到的见解:“人都有个性,食物也有个性。食养就像结婚,你和Ta相处,就要了解Ta,两个人才能和谐相处。食养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对应,食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要认识自己,也要认识食材,让二者合理搭配。”
这一集又特别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理念,其背后倡导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健康的饮食习惯,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。
对于节目组的回应,你怎么看?
你看了《舌尖3》吗?
你给它打多少分?
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理由!
猜你还想看
超全!四川上百场招聘会大盘点,找工作的赶紧收藏!这才是中国实力!武大靖的金牌,赢得“干干净净”!
心疼!环卫工双手被强酸腐蚀……因为我们随意一个小动作!
本文综合齐鲁晚报、CCTV舌尖上的中国、观察者网、新浪微博等
编辑:陈晨